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好創意,更要好管理

/ 經濟日報 鄭秋霜

本文載自經濟日報 2009.11.17 , 好創意 更要好管理一書

品牌經營 設計三冠王─大可意念設計總監(謝榮雅)

對台灣設計界而言,大可意念創意總監"謝榮雅"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因為,這位沒有出國念過書、甚至不是設計本科系畢業的設計師,卻在2006年勇奪世界三項設計大賽的首獎,全年總計拿了二十一項大大小小的國際設計獎項,到目前共累積獲得四十項國際大賽。

謝榮雅在1993年離開宏碁電腦工業設計部後,到台中所創立的公司,取名「Duck」,十四年來,大可從謝榮雅一人的個人設計工作室,變成企業慕名而來的「設計三冠王」。不過,走過荊棘滿布的創業路,在「三冠王」的榮耀背後,大可意念正進行一場經營管理大轉型。


2009年9月16日 星期三

大可意念傳達設計總監謝榮雅:讓實務與學術成為交集線


/ Cheers雜誌 張立宇

本文及圖載自Cheers雜誌 2009.9


「研究所可以解決過於實務端的思考,」因此,一口氣拿下了德國iF、德國red dot與美國IDEA等3大世界設計大獎首獎的謝榮雅,選擇回學界念設計研究所,補足設計履歷上的最後一塊拼圖…

謝榮雅 大可意念傳達公司設計總監
(大同商專電子資料處理科、大葉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班)

2006年,謝榮雅率領的大可意念傳達公司在全球指標性的4大設計獎項中,一口氣拿下了德國iF、德國red dot與美國IDEA等3大世界設計大獎首獎,不僅創下史上紀錄,也讓謝榮雅的名號瞬間打響國際。

2009年2月5日 星期四

行銷自己 履歷表打品牌策略

/ 經濟日報 鄭秋霜

本文載自經濟日報 2009.2.5 

世界設計大賽「三冠王」、大可意念設計總監謝榮雅,並非科班出身,當年更沒有大學學歷,能進入設計領域,除了靠天分與興趣外,還拜一份令人驚豔的履歷所賜。
謝榮雅雖然從小就展現繪畫天分,長大後並沒有念設計或美術,而是念商專,志不在商的他,在學生會擔任美工,累積厚厚一疊作品集。
退伍前找工作,謝榮雅鎖定宏碁的電腦造形設計師工作。年輕時看到的一個汽車廣告,由宏碁的電腦造形設計師黃柏漙擔任代言人,謝榮雅回憶說:「當時我看到黃柏漙的職銜,覺得怎麼有這麼酷的職業,首度萌生想當設計師的念頭。」

2009年1月16日 星期五

謝榮雅:台灣設計的東方智慧

谢荣雅是第一个拿下德国的iF,Red Dot,美国的IDEA以及日本的G-Mark四大国际设计奖金奖的华人设计师,可他却再也不想做工业设计师了,他要做“人类的观察家”。

谢荣雅变了。三年前,当他同时拿下iF,Red Dot(红点)和IDEA三项金奖时,世人都认为他经过苦苦努力终于攀登上了最高峰,可以在山顶振臂高呼了。可他自己却说,好像是一个人在沙漠里行走,以为绿洲就在越过山的另一头。好不容易站到沙漠的最高点时,才发现根本没有绿洲。这是怎样的一种绝望。

有想像力就沒有不可能



/ 卓越雜誌 黃憬真

本文及圖載自卓越雜誌 2009.1


在國際工業設計史上,成為國際四大設計獎的三冠王—大可意念傳達設計總監謝榮雅,不僅將台灣設計朝向國際推進,也改寫台灣在國際設計地位的歷史,可以說這一切都是運用想像力、創意來達成,但謝榮雅的智慧及靈感從哪兒來?


其實每個人小時候都有許多的幻想,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想像力慢慢的消逝,人們過著比較制式化的生活,但是想像力足以開啟一個靈魂,因為想像總是比現實生活更為豐富,並能帶來許多無限延伸的空間!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當塑膠科技 遇上設計大師



/ 本文及圖載自國際商情雜誌 2008.12


塑膠,就像會變魔術一樣,以各種姿態出現在人們生活中。
多年來,透過材質創新、技術精進以及設計巧思,
塑膠產品的風貌千變萬化,甚至已經可以取代金屬,
成為航空製造業的素材,未來發展不容小覷。

成立於1993年的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今(2008)年歡慶15周年,於10月特別舉辦一場「從材質、設計與品牌的整合,談塑膠製品發展新機會」論壇,邀請到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主任丑宛茹教授、大可意念公司總監謝榮雅,以及昆盈企業工商設計部經理/總監李祖楠參與論壇,就塑膠材質、設計與品牌的多元性整合,分享經驗,喚起塑膠業者對設計元素的重視,多元化思考塑膠產業整合發展的未來機會;啟發台灣塑膠產業的創新能力,並提高國際競爭優勢。

人文建築裡的感動設計





/ DECO雜誌 黃保元

本文及圖載自DECO雜誌 2008.12


在全球最具權威的四大設計獎中,大可意念設計總監謝榮雅為得獎最多、也是國際工業設計史來首奪國際四大設計獎中三金獎(iF. Red dot. IDEA.)之設計師,尤其今年再度奪下Reddot雙金獎、IDEA銀獎之紀錄;除了為國際獲得最多國際大獎的華人設計師,更是讓台灣設計朝向國際的推進者,這位讓台灣在國際設計地位改寫歷史的設計師,對於設計有其任重道遠的使命,而其作品靈感發源地~大可意念工作室,則令我們詫異的非屬於一般設計公司的前衛極簡,而是在懷舊的人文建築中,建構起他的感動設計。


企業招待所變身設計工作室
如果說得獎是一種肯定,那大可意念大概是華人地區獲得最多國際肯定的一家設計公司。這個台灣人聽到該豎起耳朵恭聽的設計公司,從謝榮雅個人設計工作室到現在成為數十人編制的設計公司,同時在15年內,變成企業慕名而來的「最會奪獎設計公司」。這樣一個得獎紀錄洋洋灑灑可以列印出好幾頁的公司,對於他的工作室,我們有極大的好奇。

2008年3月16日 星期日

謝榮雅 × 《美之為物》:為美傾心 理所當然




/ 30雜誌 瞿欣怡

本文載自30雜誌 2008.3

30歲那年,改變我的一本書

追求「美」是不是無謂的浪費?這是設計師謝榮雅在創業初期產生的疑惑,直到30歲那年,翻開了《美之為物》,這本書透過實證科學的研究,讓他找到對美的解答。


當一個工業設計師對「美」有了巨大的疑惑,該怎麼辦?謝榮雅從小就熱愛繪畫,退伍後進入宏碁電腦設計部門,後來更自己創業,但他心裡一直有個擔憂︰「人為什麼要追求美?東西夠用就好了,求美,不是無謂的浪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