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29日 星期六

墨之藝 從紙上跳起來

/ 經濟日報 鄭秋霜

本文載自經濟日報 2006.7.29


五年級文創世代醉心書法,掬起源源不絕靈感,在其他藝術領域釋放…

書法這門中國人獨步全球的藝術,不懂得欣賞的人,覺得它只有單調黑白二色,以及令人頭疼、永遠學不會的勾勒筆畫;但懂得欣賞的人,不只用來怡情養性,更從中領會動靜之態、虛實之美,還彷彿上乘的創意密碼,只要有足夠的慧心與巧思,自能掬起那流瀉在筆墨氣韻之間的源源不絕靈感。


近年來,書法與其他藝術的跨領域結合愈來愈盛行,最著名的莫過於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2001年自書法汲取靈感的「行草」舞作,透過舞者舞出靈動的書法狂想曲,呈現舞蹈與書法結合之美。後續再推出「行草貳」及「狂草」,成為雲門舞集的「行草三部曲」。

有趣的是,台灣幾位逐漸在各自領域嶄露頭角的「五年級世代」文化創意人,也幾乎都不約而同受到書法這門老祖宗藝術的啟發。



狂的線條

動靜兼具,展氣韻的創意密碼…


2002年以「久違了,東風」獲得Savi-gnac法國國際海報沙龍展設計大獎的設計師陳俊良,就是以梨花枝、毛筆及大量的留白,搭配書法名家董陽孜所寫的毛筆字,驚豔國際。留白一向是陳俊良設計理念的重要元素。

已獲得三項國際工業設計大賽首獎的「三冠王」大可意念設計總監謝榮雅,辦公室牆面有著比人還高的「意在形外」字體,筆走龍蛇般從天花板沿牆直瀉而下,是他自己寫的,不只是他拍照時最愛的背景,更是他設計理念的最佳詮釋。

謝榮雅有不少設計作品取自書法靈感,像是一個專為孩童設計的「太極球」,球繞的方向就取自書法筆法;而令人驚嘆連連的珊瑚筆插,線條流暢、造型優美,創意也來自書法。

自創服飾品牌「道時尚」設計總監林國基,也對書法的筆觸、力道有深刻的迷戀,不只常把書法字體轉印在服飾布料上,設計成時尚作品,衣服裁剪的流暢度,也深受書法「有力、俐落、沒有阻礙的線條」的啟發。



美的符號

黑白之間,中國獨門藝術…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劉育東,為中國規劃的青島大學城兩棟標的建築,創意來源融合了辛棄疾的「我見青山多嫵媚」、郭熙「早春圖」、以及懷素的狂草,尤其懷素的狂草,被他視為「氣韻生動最上乘的藝術」。

明年4月劉育東將在北美館展出「明日建築展」,有感於數位建築最容易表現動態之美,他將在此展中規劃一個純藝術創作的書法空間,展現書法與建築空間之美。

從海報、工業設計、服裝到建築設計,這些在各自領域深受矚目、同屬五年級世代的文創人,為什麼都對書法如此鍾情?

劉育東與書法結緣,是小時候有位書法大師曾送了幅「松下問童子」這首詩的字給他父親,由於他唸過這首詩,便對這幅字很感興趣,並從此愛上書法,長大後開始收集名家字帖,最愛的就是懷素的狂草。

劉育東認為,書法是中國獨有的文化藝術,且靜態中充滿動態感,動靜兼具之美,讓很多人愛不釋手。像舞蹈,原是動的,與書法結合,便展現了動中取靜;而建築,原是靜的,加入書法元素,便讓靜中有流動之感。

陳俊良戀上書法,緣自於小時候父親曾用很美的毛筆字,手抄麥克阿瑟將軍「為子祈禱文」,裱好後送給他,成了他的座右銘。而他小學五、六年級就看「雲門舞集」表演,看到董陽孜為雲門題的雲門舞集四個字,更覺得「這符號好美」。

陳俊良後來有機會認識董陽孜,從此把「董老師」視為他心目中「書法的第一品牌,沒有任何人能取代」;他的許多設計案也都請董陽孜題字。

陳俊良說,書法是中國最絕門的藝術,黑白之間,是漢文化構成的宇宙,這個文化以前不會、以後也不會消失,「書法的前瞻性是董老師教會我的。」

謝榮雅也是自小愛上書法,除了各式字體,他還學會用一支原子筆,就把字體輪廓線框起來的「空體」書法,到後來,不需打底稿,用一把美工刀就能直接刻出字體;他甚至認為,仔細看北歐設計線條的流暢度,與書法線條其實都是有跡可尋的。

謝榮雅認為,書法是我們文化中很重要的瑰寶,台灣是書法文化及美學保存最好的地方,因為台灣一直使用繁體字,這個優勢,會讓我們比用簡體字的大陸,更有機會讓世界看見書法之美。

當書法不只感動古代文人,也在劉育東、陳俊良、謝榮雅、林國基等台灣「五年級世代」身上啟動創意密碼,讓世界看見現代東方美學的新想像,套句陳俊良的話:「大概是五年級同學們,想要重返那個美好的年代吧!」

林國基及謝榮雅對此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這麼多同好看懂了書法,憂的是現在六、七年級生普遍喜歡科技、快速感,在電腦普及使書寫減少趨勢下,如果政府及學校也不重視書法,那麼「五年級生會不會是喜歡書法的最後一個世代?」如何持續書法文化的傳承,還需各界加把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