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4日 星期三
台中設計出頭天
/ 時報周刊 陳宛妤
本文載自時報周刊 2007.3
台中毫宅的精美傲視全台,圖為聯聚建設東方大廈的一樓大廳,全球最大的黑色水晶吊燈,讓義大利的生產廠商對台灣的實力大感驚訝。
就算古根漢不來,台中市長胡志強的「設計」功力仍然一流,先是採用日籍建築師的創意,台灣首座前衛建築的大都會歌劇院,接著又找香港富豪「小小超」李澤楷,炒熱除役機場的水湳經貿園區,台中,頓時成為台灣的話題之都。台中的設計不僅只在公共建設上,也反映在中部小企業的競爭力,在裝上「設計」這顆成長引擎之後,非但不怕大陸的削價競爭,還能與財團和平共存,他們知道,在設計這塊領域,小,從來不是躍上國際舞台的門檻。
《小,是我故意的》作者鮑.伯林罕挑選十四家「小而美企業」,這些企業刻意不膨脹規模、不上市上櫃,努力讓自己的公司保持創業之初的熱情與企業的靈魂。
書中的一個例子,紐約聯合廣場餐飲公司的丹尼.梅爾,他旗下的兩家餐廳:葛來美西小築和聯合廣場咖啡館,分居紐約市最受歡迎餐廳的第一、二名。他拒絕在住家五分鐘車程以外的地方開新店,「我要保持創業的主張,一家企業的靈魂。」
將視線拉回台灣,在經營成本提高的壓力下,小企業不斷陷入西進還是南進的迷思中,彷彿不踏出台灣,即無生路。但在我們的探訪下卻發現,許多散布在中部鄉間的小企業都裝上了成長引擎的企業新靈魂:設計。
從零開始
位於彰化秀水鄉的成貫企業,最早是生產家電用品的計時器,董事長林慶義眼看家電產業光景不再,毅然改變產品方向,從零開始。「腳踏車環保、全球需求量多、永不褪流行,大人小孩都騎車。」二十年前的台灣已經是腳踏車王國,林慶義不選擇與同儕生產類似的零件,避免商場上競爭難堪,他決定生產當時還沒人做的電池車燈,而且從未請大陸代工,業績仍舊蒸蒸日上。
成貫的金牌LUXO車燈,讓挑剔的歐洲客戶主動上門。「我們不以成本導向,而是品質優先,主要的市場在歐洲。大家都知道,歐洲人比較注重品質,他們不太買大陸貨;大陸產品多銷往中南美洲,很多是copy且不易升級。既然要跟大陸便宜的勞工競爭,我們必須在創新和品質上精進,把產品的層級提高。」面對排山倒海的Made In China,林慶義依舊老神在在、文風不動。他不怕成本提高,拒絕涉足削價競爭的混水,踏實地做Made In Taiwan品牌。
國際知名設計公司One&Co設計總監Claude Zellweger說:「我看到台灣工業設計的獨特優勢,就是他們極力融入環境,並有能力創造出好設計的工具。」這分得天獨厚的工具,即來自於穩紮穩打的中小型企業。以去年的國際設計獎項為例,獲獎的台灣設計作品中,超過三成是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傳統產業;反觀韓國大部分的得獎作品,多集中在LG與三星兩大品牌。大可意念設計總監謝榮雅認為,「台灣的創新利基在於製造業代工能力超強,如LED、紡織、太陽能、雷射、醫療照顧產品等,均擁有數一數二的技術水準。」
因為一個設計感十足的防潮箱而得到三項國際大獎的大可意念設計公司,當初選擇落腳台中,便是相中此處豐富的技術資源,能夠啟發更多的設計潛能。在茫茫大海幾乎溺斃的中小企業,一旦找上設計公司這塊浮板,便能提高存活的機率,更有希望重生轉型邁向全球化市場。
適應力強
台灣的小企業就像原產於非洲馬達加斯加島的變色龍,外表憨厚、行動穩健,外觀會依照環境改變膚色,不但有助逃避天敵,更能方便潛伏獵食。這分臨機應變的彩色基因,是小企業的天賦異稟,窮則變、變則通,適應力超強,設計是他們改變企業膚色、轉型再造的契機。
台中巷弄裡的詰佑企業,公司成員僅二十人,去年委託大可設計,將素顏的真空防潮箱淡抹時尚彩妝,一舉拿下國際三大設計獎,讓日本相機大廠Nikon和Kodak紛紛下訂。董事長陳信育的企圖心並不在於短線訂單,靠著國際大獎加持的力道,他借力使力創立品牌,直接將VacuumSaver(真空收納箱)註冊,從製造代工(OEM)越過設計代工(ODM),直接跳級朝向自有品牌(OBM)。
英國曾有一批傳統產業當年因為台灣的代工興起而倒閉,至今仍屹立不搖者,全是轉型創新設計、建立品牌。學學文創副董事長詹偉雄表示,「台灣的產品要吸引全世界的採購,除了品質、機能、成本的邏輯價值優勢外,還必須要有感性價值的優勢。」
以設計為核心價值的經營模式,在台灣的中小企業蔓延發酵,其中,靠著出國比賽拿獎牌,再創商機的例子愈來愈多。台中生產力建設的工地圍籬,去年同樣連獲三大國際設計獎,其中還包括台灣首次拿下的美國IDEA金獎。這款結構簡單的工地圍籬引來的意外商機更能證明,只要多一點點設計,賺錢其實不太難。
在變色龍身上可以發現小企業生存的另一個絕招:靈活。變色龍的舌頭伸縮自如、快如閃電,不但可延伸與體長相等的距離,更因為具有黏液、吸力超強,獵物一旦被沾上,便很難逃生。這種身手,如同泰安觀止江德利的等待美學、聯聚建設江韋侖的細節挹注,全是看準了目標市場後,投下巨資賣設計,至於落入口袋的獵物,自然是那難以複製的創意營收。
精準鎖定
位於苗栗的泰安觀止,靠著前衛的建築設計成為新焦點,粗糙的混凝土外觀一度成為議論的話題。董事長江德利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大膽起用毫無經驗的建築系研究生:「我把要呈現的感覺告訴建築師,他聽不懂就畫圖給我看。我要求都市的東西盡量減少,以前我也是承受工作壓力,所以很明白客人來此的解壓需求。」
「如果貼上大理石,就回到台北了。」江德利說,「愈舊愈美,最好不用翻修。」未完工感、不方正格局、無亮麗裝潢,這些搞怪大膽的創新,最初連股東們都無法接受。江德利終以產品區隔說服股東,「如果跟大家一樣,遊客為何選擇你?」
利用設計精準地鎖住客戶,也能在傳統的房地產業發揮功效。台中豪宅戰區的七期重劃區,是各家建商的必爭之地,本業是全球最大鞋盒廠的聯聚建設卻靠著設計,在同樣的區段,每坪單價硬是比同業高出一到兩成。
聯聚建設總經理江韋侖鎖住客戶的法寶,就是對設計的極端挑剔。媲美五星級飯店的門廳還不夠,停車場入口上方掛著清朝古牌匾才夠屌。「要從八十分做到九十分,這進步的代價得花費極高的成本,中間的差距也不見得會有人注意到。但我就是在意這十分的差距,而且一定要做到被人看見。」江韋侖鎖定敵人的弱處,並武裝成自己的強項,他將所有的細節全用放大鏡來看,利用產品的細微差距爭取客戶的認同。
如同紐約聯合餐飲公司老闆「不在住家五分鐘車程外開店」的哲學,江韋侖的經營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從蓋第一棟房子就在七期重劃區,那時候我說十年內不踏出七期,未來幾年我還是只會在這一區蓋房子。」江韋侖認為,最好的地段才有最好的客戶,也才能接受他挑剔之後的產品。
市場成績說明,聯聚建設雖然作品不多,但口碑傲人,新落成的「信義大廈」果然創下了單戶總價超過一.三億的中部新紀錄。
成貫企業林慶義 高成本成就獲獎車燈
靠著設計師的神來一筆,的確不同凡響。做了二十年自行車燈的成貫董事長林慶義,雖然擁有自己的研發設計團隊,但產品外型仍外聘專業設計師操刀。「幾十年來都是自己想,容易陷入框框裡,找外面的設計師是希望能有所突破。我們把結構功能都設計好,請設計師修飾外形,果然樣子比我們以前的精巧、高尚許多。」留下兩成空間給設計,卻創造出兩倍的效益,LUXO車燈連獲三個國際設計獎項,讓成貫的INFINI品牌加分,創造破億營收。
自創品牌是起步,但所費不貲。林慶義說,使用十倍塑膠材料價格的鋁合金,一次開模費用六十萬元,加上三角錐體的外形設計,產生的廢料又讓生產成本增加兩成以上。這種浪費簡直不可能在傳統製造業發生,但在林慶義的經營思維裡,卻一再被允許,甚而願意投入資本額的三分之一做為研發設計費用。
去年,原本請成貫代工的日商丸井商事看上了獲獎車燈,訂單量足足提高十倍;在世貿年度自行車大展上,成貫的攤位吸引來自歐美的廠商,訂單比往年增加了兩成。從前的台灣老闆必須走出去找生意,以製造業的成本思維獲利;現在老闆們不用再拎著皮箱出門推銷,而是以設計與品牌去開發市場。「有人覺得很奇怪,沒應酬就有生意上門?我敢說,我們的產品絕不比外國的東西差,設計高雅,附加價值就有了。」曾經自學畫出設計圖,土法煉鋼研發出第一盞電池車燈,林慶義的感性思維其來有自,他很清楚知道如何讓客戶欣然買單。
採訪終了,七十一歲的董事長不好意思地叮囑:「你們不要寫得太好,不要報導太多,低調一點……。」不禁聯想到,我們常常只看見閃光燈下的富豪霸主,殊不知台灣鄉野間處處臥虎藏龍。
詰佑企業陳信育 設計一圓品牌夢
詰佑企業董事長陳信育談起得獎的防潮箱就眼神發亮,兩年前為了開發新產品,曾苦思量久。「我們投入很多的時間與金錢,自己設計出來的樣子就是不好看,只是個長相安全的箱子而已。功能結構都完備了,還是覺得缺少點什麼,這樣下去的話仍是原地踏步,剎那間覺悟,該是找專業設計師的時候了。」陳信育為了賣相好,決定好好設計一番,不過,他也曾質疑自己:「設計後就一定賣錢嗎?」克服了多數傳統產業老闆的心理障礙,陳信育仍堅信,必須靠設計創立自有品牌。
「大可設計的3D造型Image很強,這是我們所欠缺的。我不會說箱子必須有掀蓋、瓶身、扣環等,如果這樣傳達,則與我們原本的繪圖員沒兩樣。這次委外,我必須告訴對方,我是裝攝影器材的真空容器,如此而已,其餘則留給設計師去想像發揮。」改革,必須懂得權力下放,一向習慣全權處理的老闆,這時候也必須學習不厭其煩、傾囊相授。陳信育足足花了一年的時間,將數十年來對材質與結構的經驗與設計師討論溝通,從根本無法開模的夢幻作品,不斷嘗試可能開模的樣式,彼此磨合取得平衡。
原本專長於3C產品的設計師,終能體悟製造業的需求,突破可能的極限。光是箱子半隱藏的耳扣,雙方便磨合了很久,在美觀與功能之間拉鋸戰,「耳扣確實破壞流線造型,但要發揮功能,不能沒有耳扣。箱蓋的面積很大,如果沒有密合,根本抽不到空氣;若沒有真空,則蓋子會脫落,我沒有任何方式可以不需要這個耳扣。」傳統製造業拚美麗,折騰的不僅是好看而已,最讓老闆傷透腦筋的,終究是能不能生產的問題。
正當我們玩賞這個美麗的相機防潮箱,攝影記者趁陳信育接手機時,語不驚人地質疑:「這個塑膠殼耐摔嗎?」不料,仍在講手機的董事長倏地從桌上拿走箱子,猛地丟在地上,我們還來不及反應,他的腳已經使勁奮力踹去。「唉唷!」忍不住心疼那精美的防潮箱,此刻,無須長篇大論,中小企業不服輸的韌性,一切盡在不言中。
生產力建設張忠弘 創意環保綠色圍籬
張忠弘自家的辦公樓大膽採用藍、黃與綠色玻璃帷幕,成為台中文心路上的地標。
獲獎,多半是無心插柳。台灣惟一獲得美國IDEA金獎的「綠色圍籬」,是生產力建設公司的意外之喜。董事長張忠弘表示,「本來也沒預設要拿獎,純粹在想,蓋房子的過程能不能不要把環境弄得很糟?一般使用的傳統圍籬不好看,遇強風容易傾倒,於是委託設計師製作出我想要的圍籬,必須好看、耐颱風、可回收。」為了符合工地的組裝原則、高度限制,張忠弘與設計師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溝通與試驗,最後拍版定案的圍籬成本足足比一般鐵皮圍籬高三倍。
讓建築工地變美麗的代價固然昂貴,不過張忠弘一點都不心疼。「一個工地從動土到完工,講究形象的業者至少得換三次圍籬,若不幸碰上颱風或破壞,也需更換;一年若有三到五個颱風,加一加,一個工地至少得換六次以上。」能抗災、再利用的圍籬,其實環保又省錢。夜幕低垂時,以半透明ABS塑膠材質拼裝出的磚牆,儼然成為街道裝置藝術,微微透出的光亮彷彿是建築業一道另類曙光,在建商與學界間引起騷動。
張忠弘表示,「綠色圍籬引來約二十家建商、學校、機關詢問,甚至有大陸廠商主動洽談合作。目前已申請專利,往後可望量產。」這分欣喜與榮耀其實是先苦後甘,去年張忠弘提出綠色圍籬的構想時,公司主管們曾質疑:「工地有必要這樣嗎?」事實證明,這款設計過的圍籬不但替公司另闢財源,也成為公司品質的保證。「一個工地圍籬都可以做成這樣,相信房子的品質不會馬虎。」
從建築外觀、室內規劃,到工地圍籬、工務所,張忠弘處處著眼設計,甚至把工業設計師拿到建築物上使用。「因為他們懂材質,建築需要整合,如同建築師可以設計出漂亮的外觀,但細部結構的巧思卻需要工業設計師進一步的設計與規劃。因此,我們每棟建築物都由建築師與工業設計師共同操刀。」
泰安觀止江德利 顛覆打造鄉間時尚
江德利的木頭學問成就了休閒志業。
在苗栗山區,有錢可能還訂不到這家溫泉旅館。興建金額高達四億元的泰安觀止,去年試賣期間因為馬英九的造訪,一「泡」出名;全國觀眾在螢幕上看見馬英九駕臨這幢怪異的建築物,驚鴻一瞥,嚇到傳統泡湯客,也嚇出了營業額。
房價從五千二百元到將近二萬元,在苗栗泰安鄉的山區,竟有人膽敢販售五星級價位的產品?董事長江德利娓娓道來:「我用設計做商品區隔、用時間展現創意,客人每年看到的風貌必定不同、一年四季的景致也各有特色。這裡許多東西是我自己設計獨創,別的地方絕對看不到。」憑著獨家設計、不可複製的限量版本,江德利掌握在地休閒觀光的新趨勢。
七年前,江德利將經營了十六年的有線電視賣給財團,開始尋求事業的第二春。「產業在外移,台灣還能留下什麼?觀光休閒業是其一,我不懂建築,完全不知旅館如何蓋?於是先設計蓋一間自己住的房子試試看,蓋錯也沒關係。」江德利在田野間蓋了一戶大別墅,也可說是全能實驗室。目前在泰安觀止草坡上的「珠簾」,便是在家裡先嘗試種植後,才賭定其紅色氣根將來能蔓延在坡地間;這種植法,從來沒人做過。
在求新求變的觀光休閒領域,江德利的等待自信十足。他用兩年的時間去構思、找木頭、觀察生態、窩在三義與木雕師聊天。他對木頭情有獨鍾,在泰安觀止的許多角落可以看見他栽種的各色樹木、隨歲月變幻色澤的家具、青苔愈長愈滿的水泥牆、藤蔓延伸而上的廊柱,這些看似不修飾的設計絕不是一時興起之作,許多巧思是必須等待才能驚豔。
「我不怕別人拷貝,別人學的只是表面,這些設計都需要時間去呈現,而且跟環境的結合更無法複製,前提是用自己的感覺來做設計,另外要有前瞻性,不能跟著別人走,要超到前面轉個彎,讓人看不到。」江德利的超前堪稱九彎十八拐,從勘查地形、砸錢標漂流木、開鋸木工廠、自製家具等,連老婆都搞不懂他為何要花時間做這些事,心疼地罵他是瘋子。
順著階梯走下,沒有扶手、燈光昏暗,「這裡讓兩人有機會手牽手,景色優美,不加遮棚,若飄起雨來,一支小雨傘更親密。」客人,也被江德利給設計了。
聯聚建設江韋侖 挑剔細節鎖住頂級客
由挑剔的江韋侖領軍的聯聚建設所設計的豪宅總是大賣
同樣位於台中精華地段的豪宅,聯聚建設的江韋侖切入點不同,卻同樣美不勝收。「肚子餓的時候找食物,肚子飽了便想吃更好的,除了好吃之外,進一步還要健康。」四十五歲的江韋侖擁有鞋盒王國的豐功偉業,卻因小小的鞋盒無法滿足自己的設計欲望,即使鞋盒做得再漂亮,多半還是被扔掉,他遂興起蓋大房子的念頭,將多年來的滿腔熱誠付諸豪宅。
既然是製造業的老闆,腦子裡運作的主角必然是成本。在鞋盒的領域,江韋侖就已經在思考,如何在固定成本下創造附加價值,而非一味搞老套的成本下降。等到蓋房子的時候,從小開關到大屋頂、從窗簾顏色到店面招牌,江韋侖總在努力區隔商品。即使找了大師級的室內設計師操刀,他仍一改再改,甚至得罪大師也在所不惜。「就算房子已經動工,我還是會想辦法做最好的修改設計,總要做出和人家不一樣的,﹂江韋侖指著大廳三米長的黑色沙發,和天花板上全球最大的黑色水晶吊燈,﹁黑色耶,從來沒有人敢做黑色的。」
除了經常出國看飯店設計外,江韋侖也在每棟自己蓋的房子裡幫自己留一間﹁實驗室﹂。「房子是業主要住,不是設計師要住,所以我必須全部介入,而且要自己也住進去,如此衍生出來的設計想法才不容易被人家copy。」
不容易被copy的設計,另有十多年來遊歷大陸所購買的骨董家具。在豪宅的公共空間裡,獨家的經典家私讓人轉個身便瞥見不同的風情,尤其小地方總教人驚喜。顯然江韋侖的挑剔,都在小細節裡。
標籤:
媒體報導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