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8日 星期三

台灣創意產業 iF設計獎發光

/ 自由時報 高嘉和

本文載自自由時報 2007.7.18



去年,國際工業設計社團協會(ICSID)理事會在台北召開,負責邀請這些全球設計領域頂尖人物的台灣創意中心力邀時任台北市長的馬英九到場簡短致詞,但市府以市長公務繁忙為由,婉拒這請求。
今年,ICSID在韓國首都首爾舉辦年會,首爾市長吳世勳親自出席,並從頭待到結束,表達韓國對發展創意產業的重視。

「台灣要走出代工,朝創意、甚至品牌發展,否則只會愈走愈窄」。台灣創意中心執行長張光民這麼說。



德國漢諾威設計獎(iF Award)一向有設計界奧斯卡獎之稱。iF國際論壇設計公司今年初在台灣成立分公司,這是iF在海外的第一個分支地點。
iF區域總經理李建國說,雖然台灣政府砸下推廣創意產業的預算遠不如鄰近的韓國,但台灣的競爭力在數十萬家中小企業,設計產業的基礎建設、活力遠較韓國紮實。

李建國的論點,實現於近兩年台灣人在iF大獎中的優越表現。

「台灣創意中心每年預算僅兩億元,但韓國政府每年編列在類似推動單位的預算是台灣的八、九倍,甚至泰國都比台灣多」。張光民說,只要政治人物多重視台灣未來,多投入資源在創意產業,他有信心,台灣人在國際創意領域出頭的人會更多。

李建國也說,台灣一向以生產效率高,在全球代工市場稱雄,但在更低製造成本的國家急起直追下,台灣未來勢必要從OEM(代工製造)走向ODM(代工設計製造)、甚至OBM(品牌製造 Own Branding & Manufacturing),才能確保競爭優勢,而關鍵點就在創意與設計。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在前陣子前往參加台灣設計師週展覽,對台灣設計師的作品高度肯定。這個展覽是由民間的台灣設計師連線所主辦的。

張光民難掩去年ICSID理事會在台北召開,力邀當時馬市長、卻未能到場致詞的失望。只是說,或許馬市長不知道吧。他說,其實,不管政治立場的不同,台灣的未來與經濟應該是不同黨派共同的語言與交集,要從代工台灣走向創意台灣、甚至品牌台灣,應該是全民共同努力的目標。


蔡慧貞打工學設計 謝榮雅拿下三大獎

一個大學肄業、沒喝過洋墨水的女生,從設計公司助理作起,今年,她一口氣拿到德國iF視覺傳達六大項大獎;一個從小在台南後壁火車站前的基督長老教會長大的小孩,去年拿下德國iF、Reddot Award及美國IDEA等三大世界設計大獎首獎,讓世界看到了台灣設計實力。

說一口流利英語的知本設計總經理蔡慧貞,學歷卻只有夜間部英文系肄業。她最早是在設計公司打工,就因為太愛設計,乾脆休學,甚至主動加班、跑腿買便當,只為了能在設計師身旁學點東西。

27歲,蔡慧貞只存了十萬元就勇敢創業,印了幾盒名片,就獨闖電腦展,一家家遞名片,竟然接到不少生意。幾年後,知本設計的年營業額衝到上千萬元,但一筆600萬元的倒帳,重創了知本設計,蔡慧貞不得不縮減規模,員工從30人縮減到兩人,還跑去幫一家休閒俱樂部打工,作形象包裝,才重新站起來。

就如同日本京都百年老店,包裝在黑、金相間袋子裡的金門老字號「金永利」招牌鋼刀,這設計就來自蔡慧貞之手;新竹貨運令人印象深刻的「運貨孫悟空」企業識別系統,也是知本設計打造。
她在今年5月更是一口氣拿下六項iF視覺傳達獎項,比年營業額數萬倍於知本設計的鴻海、仁寶,拿的還要多。


大可意念的謝榮雅則是來自紀錄片「無米樂」故事的台南縣後壁鄉小孩,談吐間總不經意透露出他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情感。
非設計科系畢業的謝榮雅,就讀商專時是學會美工主席,開始接觸美工設計與發包,並打下基礎,畢業後在蜜雪兒服飾工作過一年,就轉到宏碁設計部門,開始跨入工業設計領域大門,幾年後創業,成立大可意念。

去年7月,他打破國際設計界紀錄,在同年內拿下三大世界設計大獎首獎,那年,他還不到40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