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4日 星期三

台中設計出頭天




/ 時報周刊 陳宛妤

本文載自時報周刊 2007.3


台中毫宅的精美傲視全台,圖為聯聚建設東方大廈的一樓大廳,全球最大的黑色水晶吊燈,讓義大利的生產廠商對台灣的實力大感驚訝。

就算古根漢不來,台中市長胡志強的「設計」功力仍然一流,先是採用日籍建築師的創意,台灣首座前衛建築的大都會歌劇院,接著又找香港富豪「小小超」李澤楷,炒熱除役機場的水湳經貿園區,台中,頓時成為台灣的話題之都。台中的設計不僅只在公共建設上,也反映在中部小企業的競爭力,在裝上「設計」這顆成長引擎之後,非但不怕大陸的削價競爭,還能與財團和平共存,他們知道,在設計這塊領域,小,從來不是躍上國際舞台的門檻。

2007年2月21日 星期三

從2006台灣最佳創新看2007台灣創新大趨勢



/ 遠見雜誌 林奇伯、高宜凡、江國豪

本文載自遠見雜誌 2007.2


1.產品設計領域
成果最豐,擅於挖掘本土美學


在四個領域的創新中,商品設計的成果堪稱最凸出。台灣設計界在去年一年內就在德國iF、red dot、美國IEDA、日本G-Mark等四大國際設計獎上奪得146個獎項,較2005年暴增五成,引起國際設計界矚目。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執行長張光民表示,台灣設計師的得獎作品同時體現了幾個特質:對人性與環境的關懷、台灣中小型製造業的靈活度,以及擅於挖掘出本土的美學元素。

2007年2月16日 星期五

囊括三大國際獎 風力發電自行車燈



/ 遠見雜誌 江國豪

本文載自遠見雜誌 2007.2


大可意念設計的「風力發電自行車燈」,在2006年橫掃國際舞台,囊括德國red dot、iF、日本G-Mark三項國際大獎,讓國際設計領域專家,突然對來自於台灣的創新設計,充滿極大興趣。

大可意念設計總監謝榮雅藉由這項產品,榮登國際red dot設計獎50年以來,首位華人設計首獎(Best of the best),並與德國與北歐國家設計師共同獲獎,也成為了第一次獨立得獎的台灣設計師。

「我從事設計這一行,就是要達到『最』的地步,」謝榮雅在設計一切產品時始終保持「最」的態度在做事,「怎樣才能最環保,怎樣才能最省能,怎樣才能最符合人的需求。」

謝榮雅認為未來設計的趨勢,就是以環保、省能,以及符合人的需求為主。

2007年1月16日 星期二

現學現賣 學創意,聽達人說八道



/ 遠見雜誌 陳建豪 . 楊方儒

本文載自遠見雜誌 2007.1


創意是怎麼教出來的?什麼樣的創意才是好創意?
漢寶德、石大宇、李仁芳、謝榮雅、郝廣才、于國華、孫大偉和鞏書章等八位創意達人,現身說法告訴你……。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漢寶德

創意可以學習,品味無法磨練

我常說,耐不住寂寞的藝術家,才會來做創意。因為比起純藝術創作,創意是比較淺的,是隨處都有的東西,生活裡俯拾即是。

2006年12月16日 星期六

2006年12月13日 星期三

未通過考驗的熱情 沒有價值




/ 30雜誌 瞿欣怡

本文載自30雜誌 2006.12


沒被熱情打敗,卻在屢獲得獎肯定後失去熱情,剛從人生谷地脫身的謝榮雅體悟道。「熱情一定要跨界.跨領域。不能通過考驗的熱情,沒有價值。」


剛從人生谷底爬上來的謝榮雅,體悟到熱情的真義:「熱情一定要跨界,跨領域。不能通過挫折考驗的熱情,沒有價值。」 講台上的謝榮雅總是很熱情,他濤濤不絕地講著設計師的社會責任、設計所帶來的美好,急切時他就像要把心啊肺的都掏出來,讓人知道他的心意。講到興奮處,他更是眼睛發亮,雙手一揮,說:「設計師就像魔法師,可以把所有的東西都變美!」

2006年11月20日 星期一

設計台灣

/ 自由時報 秦雅蘭

本文載自自由時報 2006.11.20


過去曾有些外國電影,以特寫產品上「Made in Taiwan」的小字橋段,來幽自己和台灣一默,長久代工背景雖然創造驚人的經濟奇蹟,顯然避免不了的副作用,則是隨之而來的品牌揶揄。幸好這種標籤僅只停留在古早時代,除了講究量多質精的產品本色,「設計」魔力開始慢慢發酵,直線竄升的國際設計獎項得獎數字,讓橫跨三大洋、五大洲的國際眼光,不得不在這個亞熱帶小島嶼上停駐。

2006年9月28日 星期四

生產力建設蓋名宅不蓋豪宅 蓋房子,連工地都得設計獎



/ 遠見雜誌 林妙玲

本文載自遠見雜誌 2006.9


短短幾年間,足以比擬台北信義區的台中市七期新市政特區內,108公頃的土地上,湧入約10家建商。 這個工地林立、號稱中部最貴的地段,未來儼然是百坪豪宅競奪風采的大舞台。 緊鄰新市政府與市議會預定地、……。

短短幾年間,足以比擬台北信義區的台中市七期新市政特區內,108公頃的土地上,湧入約10家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