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0日 星期一

謝榮雅的設計觀察:多點創意 科技更美麗

【經濟日報】 2012.12.10  

近年來受到「全球在地化」風潮的影響,台灣社會開始重視五感六覺的啟迪與生活風格美學,民間也興起「微型文創」的風潮。一般提到文創產業,既有的印象就是T恤、杯盤、手工藝等等,以設計端來說缺少了產業端的資源連結與知識整合,科學技術的重要性也無法在其中凸顯價值,因此始終未能開展出創新的產業規模。

文創產業未能充分結合業界的製造優勢,造成科技與文創兩造之間因缺乏交集,而難以催化出相互加乘的綜效,殊為可惜。  














回溯產業發展,其實不難發現科技實力成為台灣優勢是有跡可尋的。二次戰後日本撤離台灣,原有的電力、鐵路等日籍專業人員也紛紛離開;當時的台灣作為復興中華的跳板,在政策發展上一切以功能為考量,國民政府接管之後派任孫運璿等機電工程人才順利接軌,才恢復並鞏固了硬體建設。

而在1970年代後,各加工區的精密機械與電腦資訊產業迅速起飛,更奠定了日後資訊工程的代工技術實力。  

但是,長期以來政策偏重理性功能的結果,無可避免地造成了感性美學的失落。早期獨厚科技工業而近十年偏重文創產業的結果,使兩者的發展一直是零碎、斷裂而無法互惠的。

要提升台灣的國際競爭力,唯有提倡科技結合文創,才能激盪出更多的創意火花。  

台灣的傳統產業如本土品牌的汽車,近幾年整合了台灣IT強項形成精密感測系統,透過科技能量的導入創造嶄新體驗。另外,在展會方面,結合科技實力與藝術創意的花博夢想館讓人印象深刻;故宮「會動的清明上河圖」,讓科技結合文化展演,在展示和互動設計方面都發展出無限可能;最後,像夢田文創所推廣的台灣偶像劇,以一源多用的數位匯流,讓創意故事發揮最大商業綜效。這些都是台灣發展「科技文創」的具體成果。

2011臺北世界設計大會台北之夜




















當大家熱烈討論「文化創意產業」的今天,在我看來「文創產業化」不免有創意人進入資本市場的難度;相反地,「產業文創化」因為已經具備一定的產業規模,下一步只要改變思維,善用創意引導跨界合作,反而有機會創造高量能。華碩和法藍瓷都是產業文創化的最好例子,累積了多年的代工經驗,充分掌握產業鏈的know-how;在轉型成品牌的過程中加入文化的設計元素,自此建立出獨步國際的品質與風格。從積累豐富的產業經驗中凸顯文化價值,比起提煉文化創意之後再進行產業規模化,前者的效益顯然是比較迅速而且影響深遠的。 

 台中圓滿劇場光雕

















那麼,擁有豐沛能量的台灣科技產業,該如何融合文化創意呢?我認為絕非一味在產品外觀上做符號或象徵上的視覺呈現,而應該更深刻地保存、昇華在地文化元素,透過設計巧思將系統性的歷史脈絡、生活經驗、精神內涵和抽象哲理焠鍊出來,充分融入產品或服務來啟迪使用者的感動體驗。

當科技成為文創的載體、文創成為科技的內涵,「科技文創」終將引領台灣從現階段產業發展的困局中突圍,進而成為兼具多元生活形態以及豐厚文化底蘊的輸出國度。


【線上閱讀】聯合新聞網/謝榮雅:多點創意 科技更美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